1)第539章 安州危机2_五代十国往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一昨安州有故,脱难相归,边校贪功,乘便据垒。矧机宜之孰在,顾茫昧以难申。”——手下人不地道,小误会的啦。是非曲直已经很明显了,我错了。“否臧皆凶,乃大《易》之明义;进取不止,亦圣人之厚颜。”——引用《易经》中“师出以律,否臧,凶”,意思是说自己这次师出无名,名不正而言不顺,输了也是合情合理,我作死,我活该;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后半句中的“进取”与我们今天说的“进取”的意思不太一样,这里的意思表达是“知进退”的意思,所谓大智知止,“进取不止”从一出生就是个贬义词,翻译过来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、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意思,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望文生义,把它当成了褒义词,还请书法家写下来、裱好了,供在墙上,还说是自己的企业文化……贵企业真尼玛有文化!附庸风雅,贻笑大方。“适属暑雨稍频,江波甚涨,指挥未到,事实已违。”——我不是不管,巧了,赶上水灾,通讯中断,等我联系上他们的时候,他们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。“猥沐睿资,曲形宸旨。”——虽然拗口,貌似也晦涩难懂,但这股马屁实在熏得不要不要的了,咱就直译吧:猥琐的我沐浴了您圣明的资质,行为不端的我聆听您的圣旨。“归其俘获,示以英仁。”——归还我战俘,足以表明您的英明仁慈。“其如军法朝章,彼此不可。”——但是,于情于理、无论是军法还是国法,贵国与敝国都不容许。然后表示虽然您有好生之德,但我实在不好意思、也不能从命,杜光业等五百七十人已经送过淮北,您准备签收一下吧。后晋控制下的宿州接收了俘虏及信笺,转奏到汴州。石敬瑭回信道:“昨者灾生安陆,衅接汉阳,当三伏之炎蒸,动两朝之师旅。”——我承认都是太阳惹的祸。“岂期边帅,不禀上谋……”——不要让无知的武夫背锅。“寻已舍诸俘执,还彼乡闾,不惟念效命之人,兼亦敦善邻之道……”——我之所以放他们回家,不仅仅出于怜悯,而是谋求睦邻友好,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,你可知我良苦用心?“……希循宥罪之文,用广崇仁之美。其杜光业等再令归复。”石敬瑭命人再把杜光业等人礼送回淮南。当船只进入淮河之后,淮南徐知诰派出了正规军舰,阻断河面,“回去!”后晋官员实在没办法,只能又把杜光业等寄存宿州,再将渡河受阻一事上奏。用这句文言词来形容杜光业等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:猪不啃、狗不咬,姥姥不疼、舅舅不爱。敌人不要,自己人拒收。随便哪儿,爱哪儿哪儿。五百多人成了无家可归的社会弃儿,合法的黑户。只剩在风中凌乱,怀疑人生。最后,还是宅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uesh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